老城区垃圾多难清扫,永祥清扫队日清垃圾75吨
“刷——刷刷——”清早的晨光中,老市区永泰路上,环卫工陈伟光挥动着手中的扫帚,竹枝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,成为陪伴他单调枯燥清扫工作的旋律。在大家的印象里,老城区道路狭窄,房屋破旧,路面也比新区脏乱许多。负责路面清扫的环卫工,肩上担负着更重的任务,他们用辛勤的汗水,守护着这片老区,也感受着生活的冷暖。
老陈负责的是安平路至永泰路一带的区域,清晨甫一上岗,映入眼帘的便是安平路临时集市满地的垃圾。批发海鲜水产的商户结束营业后留下大量垃圾,老市区路道崎岖不平,老陈卖力地清扫,弯腰用铁锹将垃圾铲上垃圾斗车。气温一升高,裹着烂菜鱼、海鲜内脏的垃圾发酵腐烂,味道更催人作呕。一个早上,老陈要清扫一、两车垃圾。普扫完成,他又得马不停蹄地开始路面保洁工作。
老陈所在的金平环卫局永祥清扫队,属下有138名环卫工人,肩负着民族路、海滨路、外马路等多条道路的一线清扫、转运、后勤等工作。清扫范围涵盖的永祥、新福及海安街道,均是我市经济落后的老城区,垃圾量在全市清扫队中数一数二,日清扫量高达75吨。
“垃圾太多,太难扫了!”老陈说,老城区部分居民卫生意识较差,乱扔垃圾的比比皆是;有的商户不按收运时间随心所欲扔垃圾,不但不听劝说,反而责难环卫工。不过,最令他纠结的是违规停放的客运车辆占据路面,“有路扫不得”。礐石大桥上桥处,经常有的士司机扎堆候客,纸屑、烟头,甚至香蕉片,随意往地上一丢了事。眼见地面脏乱,老陈敢怒不敢言,只能等司机们离开后,他才能正常清扫,完成本职工作。
说起“干这一行多少年”,老陈一时记不清,几经思索,神情有些兴奋地说,前年他领了环卫部门颁发的“工作满25年职工”荣誉证书。不知不觉,他已在一线清扫岗位上贡献了28年的时光。老陈住在老市区,清扫队换了三个,轨迹基本都在小公园周边,似乎与老城区之间冥冥中有一种不解之缘。
采访中,老陈虽然对老城区道路清扫有太多的苦水与无奈,但他也时刻感受着老市区特有的“温度”。年复一年清扫马路,老陈和周边铺户和居民成了熟人。看着老陈扫得汗流浃背,大家都会跟他打招呼,吆喝一声“进来喝杯茶呀”。一杯清香扑鼻的工夫茶下肚,老陈觉得既解了口渴,心里又多了几分温情。
转自:汕头都市报 记者:林彦恂